•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现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财经资讯
    新闻中心
    news
    财经资讯
    卫星互联网时代即将开启,千亿市场规模未来可期
    原文出自:金雅福投资    发布日期:2021-09-17 14:06:36



    图片来源:网络


    万众瞩目的iPhone13终于在今日凌晨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此次的闪亮登场更多的期待是来自于早前被网传的支持低轨卫星通信的创新技术。


    说法来源于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报告中,郭明錤指出,苹果因为内部看好卫星通讯趋势,因此成立了特定团队且研究与开发相关技术与应用已有一段时间。为此他预测,iPhone 13的硬件规格可支援低轨道卫星通讯。


    这意味着如果苹果开启相关软件功能,即使没有4G/5G,或是wife,iPhone 13的用户也仍可以通过卫星连接,发送信息、打电话等。


    尽管最终这个猜测未能成成真,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卫星互联网早已成为科技界的热词。比如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其初衷是在地球的近地轨道建设卫星互联系统,进而为全球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服务。


    据悉,Space X的星链计划被看作是近年来全球太空前沿技术的引领者之一。业内专家表示,一旦按星链计划完成全部部署,其项目入轨卫星总数就会是目前全球所有国家在轨运营卫星数的近六倍,这将会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提出的规模最大的星座项目,并对未来的通信互联网产业形成巨大挑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卫星互联网重构世界是大势所趋


    什么是卫星互联网?


    卫星互联网就是通过卫星星座把网络搬上太空,再将电波撒向全球,让无线网络可以覆盖天地各个角落(比如海洋、沙漠、极地等偏远地区)实现真正的“全球互联”,其商业价值不可限量。


    卫星互联网具有广覆盖、低时延、宽带化、低成本的特点,可解决现有世界上超 30 亿人无法使用互联网,70%地理空间未实现互联网覆盖的问题。同时,作为空间通信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的建设也将为后续全球物联网提供条件保障。


    Space X“星链计划”正是拟以6G网络和太空数据为载体,打造下一代卫星网络,带领地球进入天基互联网时代。而市场也一致认为,下一代的通信标准会是在5G基础上集成的6G卫星网络。因此,发展卫星互联网,迎接6G时代,是实现天地融合万物互联的关键所在。


    除此之外,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网络建设的重要一环,也将驱动着巨大的潜在应用市场。比如物联网、海洋作业与科学考察、政府与军事应用、船载/机载WiFi和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通信智慧等场景的应用,也会加速卫星互联网的商业落地。


    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为36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其中卫星产业总收入2710亿美元,卫星产业总收入占全球航天产业规模的74%,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推动卫星在各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商业化服务及国际化拓展,行业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约为723亿元。同时,在物联网需求+有限轨道资源驱动下,预计2021-203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总产值或可达约61162亿人民币。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更迭,卫星互联网商业化的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卫星互联网必将重构世界。


    建设卫星互联网的战略意义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事实上,卫星产业作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制高点,早已促使全球开启了一场太空资源争夺战。


    根据UCS(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卫星数据库中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4月1日,全球在轨正常工作的卫星共计2666 颗。其中美国运营卫星数量居首位,达到1327颗,占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的49.77%,中国运营卫星数量居次位,达到363颗,占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的13.62%。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卫星互联网建设仍有待完善。据悉,国际电信联盟对待轨道和频谱获取的原则是“先到先得”,这意味着,一旦一国的商用卫星占据了大量的轨道和频谱资源后,其他国家则需要避开已申请的频段和轨位以避免相互干扰,客观上就会压缩其他国家在太空探索的空间。而星链、OneWeb等海外卫星互联网项目在资源排位上显然已经取得先机。


    截至目前,马斯克的Space X已经发射了1380颗星链卫星,新型卫星互联网的蓝图部署将逐渐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其推进的过程中,美国军方也参与了星链计划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收购卫星运营商One Web、加拿大政府斥巨资扶持本国的电信卫星低轨公司(Telesat LEO)、俄罗斯利用俄罗斯国家集团(Roscosmos)统筹加快卫星星座建设。各国对卫星领域的战略部署表明,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已全面进入竞争提速期而我国也在航天法的建立与完善中,加快对“卫星互联网”的布局与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环境下,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实现自主可控成为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重要目标,而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畴的政策更是明确了卫星互联网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上的重大战略意义。


    政策扬帆起航,产业急速前行。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商业卫星将在星辰大海中开启新的征途。


    卫星商业模式未来可期


    毋庸置疑,政策利好会是行业加速发展的“助燃剂”。


    尽管过去,中国卫星市场的市场力量极弱,较高的卫星制造技术壁垒、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周期的开发时间,让社会资本望而却步。但随着卫星商业模式的转变,产业机遇的显现,也让更多的市场力量进入到了卫星领域,为太空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2020年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科技委秘书长潘军在中国航天大会第三届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上表示,保守估计,未来5年至10年国内商业小卫星发射需求量将超过4000颗,制造的需求也将随之大幅增长。


    NI亚太区商业航天行业负责人刘金龙认为,中国的商业航天正处于发展早期,但这几年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资本的介入代表未来或有较大商业价值,这是一个好表征。并表示,新的机会也将在这个行业中产生,一些清晰的赛道也将会显现出来。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天风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航天领域的投资近年来明显升温,预计中短期内仍将持续增长。类型上,低轨卫星的投资将占据主流。地区上,美国占主导地位,中国资本比例小于10%,仍有上升空间。


    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卫星产业领域的厚积薄发中,低轨卫星互联星座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例如以央企为背景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将落地雄安,其建立旨在统筹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任务。而此前,一些国企也各自启动了卫星互联网的探索,包括中国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工均计划发展自有星座。


    例如,航天科技的“鸿雁”星座计划通过360颗卫星实现全球覆盖;航天科工的“虹云”工程则计划到2025年末发射161颗卫星,包括5颗验证星。


    民营卫星互联网企业背后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巨头的支持。据财新网报道,已经在2020年1月率先发射一颗宽带通信卫星的银河航天,其背后的主要投资者是小米创始人雷军联合创立的顺为资本,最新一轮估值为80亿元。此外,国有资本支持的九天微星和吉利科技控股的时空道宇也计划发射低轨卫星。


    长期来看,“星网”启动后将创造千亿级市场,“国家队”与民营企业的竞争参与也将促进卫星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据媒体报道,“星网”的首批供应商以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国家队”企业为主,而入选的民营企业名单中包含了银河航天和九天微星。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星网”计划将会使相关企业受益,“基本上进到‘星网’配套商的民营公司会更有价值”。


    若参照Space X当前估值,便可发现卫星互联网的商业前景广阔。SpaceX尚未上市,最近一轮融资是2020年7月获得的10亿美元资金,整体估值为440亿美元。


    总体来看,商业航天事业“前景可观,大有可为”,随着技术的突破和产能升级,卫星互联网企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


    深圳市金雅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0-2016 金雅福投资 粤ICP备14084087号

    客户服务热线: 4000171880

    邮箱:service@jyffund.com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10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