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7月6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以来,已经从“加征关税商品规模”层面快速升级到科技、金融、地缘之间的博弈,投资限制、技术封锁、人才交流中断、孤立中国等方面,对中美关系、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近期,中美贸易谈判重回紧张状态。在中美持续博弈的过程里,情绪影响也在逐步地传导至实体层面,从而导致经济基本面存在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资产价格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投资者又该如何规避风险?
01
中美贸易博弈原因
近10年,美国的贸易逆差总额一直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赤字率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之上。
在美国贸易失衡的背景下,特朗普决定发动贸易战,把大棒首先打到中国,实质上是希望通过增加关税等不合理的手段来维护美国的贸易平衡。然而,美国贸易失衡这个锅中国不能背,相反,贸易战在打击中国出口企业的同时,也会将影响传递至供应链上、下游的美国进口商,造成中美“双输”的局面。
开打贸易战,一方面可以给进口中国商品设置障碍,以增强美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扭转美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下行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世界影响力造成一定威胁,因此,美国将贸易战的主攻方向剑指“中国制造2025”,试图限制中国“科技强国”的崛起步伐。
02
科技创新关乎国家未来兴衰之命脉
第一个成为中美贸易战炮灰的便是中国通讯业的巨头——中兴通讯。之后,在中美贸易争端僵持、华为被美国禁令制裁,大疆、海康威视也被美国政府列入“考虑加入限制获得美国技术名单”的背景下,该事件的意义远不止是美国当局出于“安全”考虑,限制一家中国企业的产品这么简单。
由此可见,中美贸易战的核心其实是技术,而非双边贸易赤字。
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可以视为这场科技战打响的第一枪,而对大疆无人机的警告,以及对中国视频设备公司海康威视的担忧,意味着“科技战”出现了明显升级的趋势。这起事件应视为美国已经对中国发动了一场远比贸易战“更血腥”的“科技战”。
03
如何才能赢得这场科技战?
在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下,国家之间只能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贸易交易,很难重新制定新的国际规则。中国的崛起必然需要用技术创新来打破现有格局,因此,为抑制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国在高性能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未来大有作为的领域对中国加征高关税。
中美贸易战已经给中国敲醒警钟,比如在研发上,中国的投入相当于美国50年代末、日本70年代末、韩国90年代末以及台湾21世纪初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不让“中兴事件”的被动应战成为常态,企业更需要增加对科技创新技术的研发,早日布局中国未来新经济增长的引擎点。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下,科技创新领域进入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目前正是布局相应产业的理想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云计算、AR/VR等核心技术企业中蕴含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纵观全局,中美贸易战对中方崛起的压制不仅不会打垮中国,反而会倒逼中国加速布局技术创新、产业升级领域,中国新经济的未来势不可挡!
那么,作为投资人想要真正分享中国新经济的增长红利,参与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创新行业中去,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股权投资。而这些新模式、新技术、新经济的发展必定需要大量的资本推动,股权投资可以满足这些创新企业最直接的长期融资需求,同时还能带给投资人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