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尽管2020年“赚钱很难”,但对创业者和机构投资者们而言,却依然享受着资本狂欢。
Refinitiv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企业通过IPO融资近3000亿美元,冲上历史高位,在历年数据中仅低于2007年。
另据安永的统计,今年全球共有1338家企业上市,同比上升17%,筹资额上升27%。A股市场IPO总规模达到人民币4707亿元,创2010年以来新高。
IPO数量暴增的同时,投资机构也迎来收获的高光时刻。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2020年,共386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68.32%。从账面退出回报来看,2020年账面退出回报共计8588亿元。这表明,无论从IPO渗透率还是IPO退出规模来看,2020无疑是VC/PE机构们退出的春天。
那进入2021年后呢?创投圈的火热是否还能够延续?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IPO将依旧火爆,很多热门项目都在排队申报中。
2020年,IPO大爆发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0年,共计565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 IPO数量同比增长51.47%,是继2017年IPO热潮后再一次爆发;募资总额共计8607亿元,中企IPO规模同比增长67.22% ,创下近十年的新高。同时,制造业、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类公司IPO募资位居前三,占据各行业募资总额的49%。
从企业选择登陆的市场来看,A 股是多数企业进行IPO的首选。据CVSource投中数据,在沪深两市IPO的中国企业共计394家,占全球总比超过7成;募资规模共计4625亿元,同比增长85.74%。
另据安永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调研》报告显示,科创板今年IPO数量和融资额在A股各板中均列第一。A股前十大IPO中,7家来自科创板,共融资839亿元,融资额占比达59%。
2020年港股IPO市场表现出极强韧性与活力,以募资总额位居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股和沪深A股市场。其中,有131家中国企业在香港IPO,募资规模共计304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的低息环境和美国对海外发行人更严谨监督产生的影响,以京东、网易等为代表的9家公司纷纷选择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而港股前10大IPO中,中概股回归占据了6席。另外,蓝月亮、京东健康、农夫山泉、泡泡玛特等明星股也选择了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引发关注。
一直以来,中企赴美上市热度不减。数据统计,2020年,共40家中企在美国资本市场IPO,同比增长21.21%;募资金额共计941亿元,IPO规模同比增长2.81倍,并再现高点。
具体来看,陆金所作为募资最多的一只中概股,以23.6亿美元的募资额成为美国2020年最大的一宗金融科技IPO。贝壳、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登陆美股后,也一度成为美股市场中的热门个股。
头部机构优势明显
VC/PE机构作为直接融资的主要力量,对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头部机构也表现出了绝对的专业实力。
根据猎云网按照各家机构在2020年新收获的上市公司数量统计显示,高瓴、红杉、深创投位居机构IPO战绩前三。其中,高瓴资本以27个IPO在众多机构中拔得头筹;红杉资本2020年内收获了26个VC/PE阶段参与的IPO项目,位居第二;深创投23家IPO,排名第三。这也意味着,行业在进一步向专业化、集中化的趋势演进中,头部机构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与此同时,创投圈的激烈竞争在项目的投资争夺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据媒体报道,红杉中国在今年2月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完成了对25家企业的投资,而一年之内在科技、医疗和消费多个赛道上完成了近300笔投资;深创投今年开了近200次投委会;成立不到一年的高瓴创投,已经密集投出近200个项目。
高瓴合伙人黄立明此前公开表示道,一周5、6个项目交割的情况很常见,如果说2019年的投资热度是3的话,2020年起码升到了4.5,2021年热度还会持续。
不过,对于一级市场投资人而言,更严峻的洗牌也正在来临。有数据显示,2020年VC/PE管理人减少数量创下历史之最,“二八分布”已经是创投圈的普遍共识。
VC/PE投资的“黄金时间窗口”来了
在达晨财智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刘昼看来,当前是VC/PE投资的“黄金时间窗口”。他表示,行业经过几年洗牌,竞争格局基本形成,恶性竞争减少。虽然二级市场募资火爆,但一级市场未重演“全民PE”的现象。同时,他也指出,投资仍要小心挤满人的拥挤赛道。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人工智能、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领域VC/PE渗透率均超八成;在疫情及国际形势的催化下,医疗健康和IT及信息化领域账面退出超千亿;人工智能和IT及信息化领域均超10倍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健康”在2020年成为了创投机构共同看好的行业。
据悉,2020年,赚的盆满钵满的高瓴资本,基本上把医疗赛道能够买的公司都差不多布局完成了,27个IPO中医疗健康有17个,占比63%。
张磊在2020香港交易所生物科技峰会上的发言也提到,高瓴目前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已投资1200亿人民币。
红杉在医疗方面所关注的领域很多元,覆盖了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疗信息、药品研发和制造、医疗电商等,尤其关注医疗+人工智能、数字医疗方面,医疗领域项目在其众多IPO项目中占据了38.4%。
例如新产业生物,2011年,红杉红杉投资了9600万,成为公司最早且第一大机构股东;2014年,红杉中国以唯一投资人身份A轮进入,而该公司上市首日市值已经高达530亿元。
毋庸置疑,二级市场的IPO大爆发,对VC/PE机构的退出带来积极影响,利于私募股权行业良性循环。传导到一级市场的过程,也令一些领域项目的投资估值不断提升,更是为新兴企业长久发展带来实质性利好。
尽管迈入2021年,VC/PE的“抢夺份额”仍在上演,但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新基建、5G、人工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必然需要资本力量的扶持。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步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也必然会再一次激发市场活力,对创投者们而言,也将会迎来最佳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