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现在的位置: 新闻中心 > 财经资讯
    新闻中心
    News centre
    财经资讯
    抢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地,粤港澳大湾区蓄势待发!
    原文出自:金雅福投资    发布日期:2020-11-20 09:47:4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我们谈经济增长的本质动力是什么时,你会想到什么?


    对此,经济学家熊比特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他认为,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原动力是创新,而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换言之,在旧经济运行模式下,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的生产方式催生新业态形成,从而形成新一轮经济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注重供给上的创新,从而实现对需求上的满足。


    放到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对于“创新”的理解则会更加深刻。因为,无论是逆全球化潮的升级,还是中美之间的激烈博弈,“科技+创新”就像是一把打开全球新经济大门的钥匙,指引着国家向更加辉煌璀璨的明天前行。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2020年一定会是人类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工业化时代正逐步演化到智能化阶段。在疫情的冲击下,变革加速,科技创新更是成为了大国战略博弈的重要战场,也因此,2020年被打下了数字化时代的烙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中的智慧早已渗透其中。这也说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开启需要新的动力为其加足马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这是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首次提出的战略布局,也是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和谋划部署的一脉相承。


    在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我们看到了大篇幅关于对“科技自立自强”的阐述。比如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九大战略新兴产业;5G网络在内的三大新兴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在内的八大前沿领域,以及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构成的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


    对于科技战略布局,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当前中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关和应急攻关的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可见,科技创新的浪潮正在席卷而来。



    图片来源:摄图网


    诚然,技术的变革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带来活力。而创新是经济保持长期竞争力、增长和就业的最重要引擎。


    作为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据悉,在大国内部,城市很大程度成为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


    通常,国际上会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来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共投入R&D经费(研发投入)22143.6亿元,同比增长12.5%,与GDP的比值为2.23%。


    对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了4个一线城市和15个新一线城市,考察其2019年的研发投入情况。数据显示,除去武汉、长沙、沈阳及青岛的相关数据缺失,从2019年研发投入的绝对值来计,排名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杭州、西安、重庆、南京、天津、成都、合肥、东莞、佛山和郑州。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9年,北上广深的研发投入总和为5764亿元,占全国的比例高达26%,足以印证其在全国创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


    另值得注意的是,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其中一大战略定位的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城市里,除了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也位列其中,尽管目前排名靠后,但也彰显出了这两座城市在科技创新效能发挥上的决心。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0》报告指出,国际化大都市和特色城市(都市圈)在创新发展上相得益彰。国际化大都市在汇聚创新资源、产生科学知识和孕育创新企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体现出大城市在创新发展上的集聚效应。比如纽约、东京、北京、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都是通过创新驱动红利,在各自擅长的技术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后起之秀的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显然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是卯足了劲。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19》,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一,并创下“三连冠”纪录。同时,得益于发达的产业基础、庞大的企业规模,以及优质的创新发展环境,在企业创新活力方面,广东也是乘胜追击。


    《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4.5万家,全国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量连续两年增长超过80%。目前,广东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989家、众创空间868家,位列全国首位,累计毕业1.7万家企业、超过3.1万家在孵。


    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包括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探索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等。




    除此之外,政策上的升级加码还体现在金融支持方面。此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充分发挥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资本市场和金融服务功能,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10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基地签约揭牌,基地将致力于建设成为立足广州南沙,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地方化服务载体和对外展示窗口方面,更好地推动湾区企业上市、发行固定收益产品,呼应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上市发展需求,支持企业做优做强。


    11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银保监会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大湾区内包括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随着金融扶持力度加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必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


    总体而言,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竞争格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国家间的竞争将会更多的集中在科技创新能力。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产业结构优势凸显,在政策优势驱动下,科技创新将会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并加速中国跻身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第一梯队”,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深圳市金雅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0-2016 金雅福投资 粤ICP备14084087号

    客户服务热线: 4000171880

    邮箱:service@jyffund.com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1086号